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最容易感染,玉溪市中山医院儿科医生提醒广大家长提高警惕,做好预防措施。
轮状病毒性肠炎传播途径
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其中粪—口途径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轮状病毒存活能力强,可在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至数天。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善,且习惯用手探索环境,因此极易感染。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典型症状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多在发病初期出现,频繁程度不一,呕吐症状可能会先于腹泻1-2天出现,同时还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38℃-39℃左右。

主要表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频繁出现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每日可达10-20次,可能伴有腹痛、食欲下降等症状。

危险信号:若孩子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科学治疗:防脱水是关键
目前,针对轮状病毒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补液为主。出现轻中度脱水的孩子,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按说明书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ORS)。同时,在饮食上进行调整,母乳喂养阶段的孩子可继续母乳喂养;对于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轮状病毒属于病毒感染,无需使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止泻药也可能延缓病毒排出,但需遵医嘱使用。若孩子呕吐剧烈无法进食、腹泻超过1周或便中带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预防措施:疫苗+卫生双管齐下
预防轮状病毒性肠炎,疫苗接种和日常卫生防护至关重要。
接种疫苗:国产轮状病毒疫苗(口服)适用于2月龄至3岁儿童,需每年接种1剂;进口五价疫苗(6-32周龄接种3剂)保护率更高,家长可根据条件自行选择。
日常防护:做好日常的卫生健康,能降低感染的风险。家长应督促孩子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清洗;婴幼儿餐具、玩具要定期高温消毒;少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孩子接触腹泻患者。
玉溪市中山医院儿科医生特别提醒,家长们要注意的常见问题
一、腹泻期间不禁食。因为腹泻导致孩子身体大量失水变得脆弱,禁食不仅无法缓解症状,反而会使孩子得不到营养补充,会加重脱水状况。正确做法是继续进行喂养,为孩子及时补充营养。
二、接种疫苗可降低重症风险,但仍有轻微感染可能。接种疫苗后无法确保100%不感染,依然要做好防御措施。
三、不少家长误以为只有儿童会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实则成人同样可能中招,只是相对于儿童,成人在感染后症状较轻。因此,在轮状病毒性肠炎高发期,整个家庭都要注重个人卫生与防护,避免交叉感染,为孩子营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轮状病毒性肠炎虽常见,但科学预防与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家长要掌握补液方法、重视疫苗接种并做好家庭卫生管理。若孩子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