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例玻璃体腔注药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即抗VEGF治疗)在玉溪市中山医院自主完成,取得预期效果。该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院在眼底疾病治疗领域的又一技术空白,不仅能为众多面临失明的患者带来复明希望,还能减轻患者外地就医成本。
患者王大叔(化名)1月前感觉视力下降,没有引起重视,2025年8月18日来我院检查时,视力只有数指/20cm(手指头要放在眼前20cm的地方才看得到)。为找准病因,医院使用两台最新设备——欧堡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及海德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为王大叔进行检查,发现王大叔左眼眼底有出血,眼底黄斑(影响视力最重要的地方)水肿明显。诊断为左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图片1.png【患者的眼底照相显示左眼颞下分支静脉走行区域可见出血(红箭头)、棉绒斑(白箭头)及部分白线样闭锁的血管(黄箭头)】

图片2.png患者术前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果,可见黄斑水肿明显,术后水肿减轻。
玉溪市中山医院眼科副主任李琼波医生收治了该患者,在玉溪市人民医院曾颖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制定详细诊疗方案,并在手术室顺利完成医院首例玻璃体腔注药术。术后第二天即观察到患者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视力较前有效提升。
出院时,王大叔很开心:“太好了,比之前能多看到一些了。我以前有朋友是去昆明打的,太费事了,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可以给眼睛打针了,省心多了!”
什么是玻璃体腔注药?
来自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朱文珲教授给大家解释道:玻璃体腔注药术,是通过专用的注射针头,在睫状体平坦部(角巩膜缘后大致3.5-4mm)进针,将药物注射至玻璃体腔内,让药物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这个位置没有视网膜组织,操作安全性高。

璃体腔注药可以治疗哪些眼病?
玻璃体腔注药可以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
1黄斑水肿(常见疾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白内障术后等)。
2脉络膜新生血管(常见疾病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等)。
3视网膜新生血管(常见疾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
4感染性眼内炎。
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

玻璃体腔注药的治疗优势?
当前,玻璃体腔注药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眼病治疗途径。玻璃体腔注药与其他给药途径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1药物作用针对性强。药物作用针对性强。
2局部组织部位容易达到治疗所需的药物浓度。
3药物在局部组织内可以快速起效。
4降低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5注药过程简单、无痛、快捷。
6治疗效果显著,部分患者注药第2天视力就会有所提高。
注:眼底疾病治疗一般不是“一针见效”“立竿见影”,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根据病情发展变化有所不同。
玻璃体腔注药一次就可以了吗?
抗VEGF药物或者抗炎药物治疗都只能控制疾病的发展,故需要多次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病引起的黄斑水肿,目前推荐每个月1针,连续3个月,之后根据恢复情况决定注射次数。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通常建议每个月1针,连续4-6个月,再根据恢复情况选择观察或者继续打针。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判断是否辅助激光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我院眼科将长期开展此项新技术,让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更专业的治疗。欢迎相关眼底疾病患者到我院就诊咨询,也欢迎各位父老乡亲到眼科门诊体验新设备检查眼底的快捷与高效!
专家简介



科室推介 | 耳鼻咽喉(眼)科
玉溪市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眼)科始建于1983年,历经4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中心。现有硕士导师1名,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助理医师1人。形成了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
眼科团队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包括蔡司Lumera T手术显微镜、眼力健超声乳化仪、歌德玻切超声乳化一体机、法国光太眼底激光光凝仪、晶星900生物测量仪、海德堡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OCTA)、欧堡超广角眼底照相机、Humphrey视野分析仪、角膜内皮镜、干眼治疗仪、综合验光仪、同视机、眼部AB超等,为精准诊疗提供全面保障。
科室开设眼科专科门诊及普通门诊,涵盖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屈光及近视防控、眼底病、斜弱视、泪道及眼整形等亚专业。常规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斜视矫正术、青光眼手术、翼状胬肉手术、泪道及眼睑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包括眼底激光手术)等。为守护群众眼健康持续贡献力量,让更多患者重获清晰、美好的视界。
科室地址:门诊楼3楼31区、32区
咨询电话:0877—8866321